2月6日,廣州中船龍穴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23萬載重噸礦砂船首制船在廣州啟航。隨著這艘巨輪遠赴海外,中國礦石資源和能源安全運輸的掌控能力將獲得進一步提升。
在鐵礦石價格談判上已處于不利位置的中國鋼鐵企業,在鐵礦石進口運輸上也是處于弱勢。據悉,中國鋼鐵企業中僅有首鋼、寶鋼等少數大型鋼鐵企業與相關的海運公司簽訂長期協議,大多數鋼鐵企業只能被動接受國外船運企業漲價。
中國船運企業、鋼鐵公司等開始嘗試推進上下游產業鏈聯合,共同發展國有運輸力量,提升自有海外運力。其中,作為國內沿海煤炭運輸的中堅力量,中海發展貨輪公司正大力推進船隊發展,積極拓展遠洋運輸。
目前,中海發展貨輪公司已先后與中國首鋼國際貿易工程公司、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武鋼集團國際經濟貿易總公司簽署了散裝鐵礦石包運合同,并將繼續加強與國內其他大型鋼鐵企業的溝通和交流。
“要提升自主運力,則必須要具有競爭力的船公司,而龍穴造船公司制造的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船舶則滿足了這些要求。”王毅說。
據介紹,“中海興旺”23萬載重噸礦砂船是由龍穴造船公司聯合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研發設計,續航力30000海里,是填補中國空白的產品。而船運公司使用這艘超大型礦砂船則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
相關閱讀 |